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农业农村动态

打响田野“品质革命”——绍兴农业转型升级新探索

日期: 2016- 07- 18 来源: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字号:[ ]
当前,农业发展正步入查补短板、提档升级的关键阶段。农业短板怎么补?突围之路怎么走?面对这一直击现代农业发展“堵点”“痛点”的考题,鱼米之乡绍兴拉高标杆,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打响田野“品质革命”,建设品质农业强市。
   日前,记者走进绍兴,欣喜地发现,品质农业已在当地崭露头角,并将随着绍兴加快发展品质农业实施意见的出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成燎原之势,开创绍兴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短板怎么补
  主攻品质农业
   最近发布的2015年度浙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绍兴以85.39分的成绩跻身“四强”,得分比上年高2.02分。
   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绍兴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产品质量总体向好,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业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201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99.0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5648元。
   成绩令人欣喜,但翻越“高收入之墙”的难度也在加大。绍兴农业发展既面临生产成本上涨、要素资源制约、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等新挑战,也面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结构倒逼等新问题。
   面对困难和挑战,怎么办?绍兴人在深入思考:当地茶园面积全省最大,但产值全省第二,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品牌,提高茶叶附加值?如何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为生产优质农产品打下坚实基础?农田基础设施是块短板,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补齐短板,需要精准施策。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怎样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构筑发展新优势?经过广泛调研,绍兴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推进品质农业建设。近日,市委、市政府又专题研究了品质农业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把其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场以“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为主题的田野“品质革命”在绍兴打响。“品质农业,是以规模化、区域化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名优品牌创建、产品质量认证为标志,以农产品优质安全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绍兴市农业局局长王浩萍说,“具体建设中,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科技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加工农业和开放农业,从而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品质怎么提
  重塑农业产业链
   走进绍兴市上虞区三溪村,有个占地3000多平方米、外形酷似鸟巢的园区——骏丰特色果蔬精品园。园内所有的蔬菜都是立体种植,园区每年会引进五六个新品种试种,在此基础上再精选出适合市场的一两个品种,通过这种方法种出的精品蔬菜俏销高端消费市场。
   精品园负责人梁骏带着我们来到了塔形雾培区,“这里的蔬菜都采用雾化栽培技术,有感应器专门监控作物生长状况,根据温度、湿度变化自动喷洒营养液。”梁骏说,这些无土栽培的绿色蔬菜,产量、质量稳定,一年四季皆可种植;采用这种模式,不仅肥水利用率高,土地利用率也提高8倍。这两年,每年有5万多游客慕名前来“鸟巢”参观、游玩,从品质农业中享受品质生活。
   有关专家认为,品质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仅需要在农业结构上进行调整,还需要生产方式的转换,更需要对整个产业链的重塑。
   近年来,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产业融合的新机遇,绍兴人在品质农业发展上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不断涌现。
   从种子种苗开始,绍兴就打起了“品质牌”。省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绍兴市“舜达种业”,拥有300亩育种创新基地和1万亩农作物种子生产繁育基地。他们与绍兴市农科院合作成立种业研究所,组建育种研发团队,向优质稻麦品种发力。目前该团队研发的“甬籼409”、“绍籼121”等6个新品种已参加省级区试。公司董事长陶才生信心十足地说:“从区试情况看,‘甬籼409’比同类早稻成熟期要早,且抗性好,产量高、米质优,比对照品种增产5%。”
   品质农业的核心是质量。“采用疏枝疏果技术,现在每棵梨树结果不超过70只,每只重达250克以上,合作社的苹果梨不但卖相好,口感也好,销路一点都不用愁。”看着满山的梨树,嵊州市向东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向东的脸上溢满了笑容。
   当天,合作社有几十箱苹果梨要发货。袁向东自信地在包装箱上贴上了质量安全追溯二维码。记者用手机一扫二维码,苹果梨是谁生产的,用过什么农药、肥料,什么时候用的都一目了然。袁向东说,自从用上了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消费者对合作社的产品信任度更高了,现在他自家的100亩苹果梨都是以上门采摘或网上订购的方式销售的。据嵊州市农林局质监科负责人杨贺军介绍,今年他们还在追溯系统中增加了导航功能,想自驾采摘的,跟着导航就能找到果园,方便游客、服务农民。
   在绍兴,一些农业企业也“瞄准”了品质农业。眼下虽然是茶叶生产淡季,但诸暨“绿剑茶业”董事长马亚平却忙得不亦乐乎。记者碰到他的时候,他刚从杭州与有关专家商讨茶叶延伸产品回来。以规模生产、标准严格、品质稳定著称的绿剑茶,今年品牌价值高达6.4亿元,但马亚平的梦想更大。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延长产业链,增加品牌附加值,马亚平正在布局更大的品牌版图:推出绿剑茶系列品牌产品;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在生产茶丝巾、茶袜子、茶面条、茶年糕、茶香皂等产品基础上,利用茶叶有效提取物开发能防辐射的孕妇装、能防汗臭的瑜伽服;开拓以茶文化体验为主的休闲观光游。
  前景怎么样
  “五个提升”看这里
   在诸暨的浙江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董事长陈照米看来,他们目前正在做的这件事,很好地诠释了品质农业的内涵。走进试运营中的米果果小镇,宛如进入一个农业乐园,远远就能看到一个巨大的火龙果神卡通像。随着火龙果的开摘,“米果果”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前往游玩、采摘、品尝。
   据公司总裁助理陈强介绍,米果果小镇种有1000亩火龙果,以火龙果基地为依托,设有种养废弃物资源利用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区、乡村休闲旅游区、农特产品展销区、青少年农业科普馆等,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农家休闲、农庄度假、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于一体。他们的目标是把“米果果”打造成一个“商、养、研、闲、情、奇”等“新旅游六要素”融合的综合性功能小镇,成为农业观光旅游的一个品牌。
   有关专家认为,大力发展品质农业,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消费安全需求的必由之路,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举措。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绍兴市将精准发力,围绕品质农业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前列。重点将做好“五个提升”:以良种良器良法推广应用为重点,全面提升科技农业水平;以加快推进互联网应用为重点,全面提升智慧农业水平;以功能拓展为重点,全面提升休闲农业水平;以延伸农业产业链为重点,全面提升加工农业水平;以农业“走出去”为重点,全面提升开放农业水平。
   王浩萍说:“我们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到2020年,农业布局集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一体化格局得到全面提升,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85%提高到90%,‘三品一标’认证率从50%提高到55%,农产品加工产值从280亿元提高到500亿元以上,休闲观光农业产值从18亿元增加到5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2.6万元增加到3.8万元以上,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居全省前列。”
   绍兴正豪情满怀,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广阔田野上书写着一篇精彩的品质农业文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