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农业农村动态

加强品牌建设 探索三产融合 龙游柑橘产业转型外出考察报告(摘要)

日期: 2016- 07- 26 来源: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字号:[ ]

  近些年,南丰县实施“品质提升工程化、全程监管常态化、品牌塑造战略化、销售流通快速化、贮藏加工科技化”五化工程后,品质明显提升、效益明显提高,走出了一条柑橘转型发展、规模化经营的好路子。

  1、注重规模化经营。蜜橘产业是南丰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1300多年栽培历史,现有蜜橘种植面积70万亩,2015年产量达到130万吨,产值实现30多亿元,产业规模是我们衢州柑橘产业的2倍。橘园规模经营程度比较高,全县有蜜橘专业合作社500多家,6万多农户从事蜜橘产业,农民户均7-8亩左右,1000亩以上蜜橘种植基地就有3家。

  2、注重品质优质化。从2010年起,南丰县每年财政预算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2000万元涉农项目资金,实施柑橘品质提升和效益提高的“双提工程”,通过提高良种率,实现品种结构优化,品种早、中、晚合理搭配。

  3、注重品牌战略化。近年来,南丰县实施蜜橘品牌塑造战略化,加强品牌营销谋划,举办两年一届的蜜橘文化节和南丰蜜橘擂台赛,在央视等多种媒体投放广告宣传等活动,使“南丰蜜橘”成为南丰县的“金名片”。目前,南丰蜜橘品牌价值已达40.93亿元。

  4、重视销售队伍、平台建设。南丰县现有柑橘经纪人、贩销大户5100户、2万多人,以蜜橘为主要货源的物流企业31家,总运输吨位达到 1.4万吨,蜜橘销售企业60家,其中21家有自营出口权。有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全国首家水果出口示范产业园——南丰蜜橘出口产业园,在全国各地建立批发网点300多个,提高了南丰蜜橘市场影响力。

  5、注重全产业融合。南丰县坚持蜜橘大产业理念,大力发展“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模式,着力拉升蜜橘上、下游产业,融合工业、文化、旅游、物流等元素,培育蜜橘产业关联企业200多家,涉及有机肥、包装、运输、加工、商贸等,实现全产业融合。现发展有“微红果业”、“梦龙果业”的蜜橘销售企业,及华厦五千年、汇源果汁等一批品牌企业投资蜜橘精深加工。

  转型发展三要素:规模、品质、品牌

  与南丰蜜橘产业相比,我县柑橘产业存在规模经营程度低、橘园管理粗放、销售品牌和精深加工建设方面几乎空白等劣势。为加快我县柑橘转型发展,可以借鉴南丰的先进经验,对我县柑橘产业进行总体规划,建设一批柑橘精品示范园、创建一批柑橘新品种示范基地、推广柑橘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柑橘设施栽培示范点、开展柑橘精深加工探索、培育柑橘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成功转型升级。

  1、加快橘园流转、适度规模经营。规模化是柑橘生产标准化、专业化、精品化的前提条件,有规模才能增加投入、产生效益。而针对我县柑橘规模小、组织程度不高的产业短板,我们要更重视橘园流转在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互换、出租、转包、转让、入股等方式,使橘园向大户、合作社、种橘能手集中,扩大基地规模。

  2、推广标准技术、打造精品基地。全县范围推广“三疏一改”、地膜覆盖、绿色防控、肥力提升等柑橘标准化技术,改变目前橘园粗放管理局面,大幅提升柑橘品质。

  3、加强品牌建设、探索三产融合。加强整合规范柑橘销售经纪人队伍培训和信息交流力度,对取得优秀销售业绩的给予一定奖励,对柑橘经营贷款给予一定的贴息扶持。以柑橘协会为平台,整合现有的柑橘品牌资源,以“金秋红”为基础,加强品牌营销宣传策划,全力打造我县柑橘公共品牌。结合农产品批发市场招商项目,逐步建立我县柑橘专业市场,打造柑橘销售平台。整合我县现有的荣光酒厂、德辉食品厂等莲子酒、食品生产厂家,以现有设备、技术生产橘酒、橘果酒、橘子类食品,探索开展我县柑橘精深加工。

  今年6月23日至24日,龙游县政府组织柑橘种植大户、柑橘主产乡镇分管领导等一行22人,赴江西省南丰县,考察学习该县蜜橘产业发展经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