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频道

县农发办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唱响“开化好地方”富民歌

日期: 2018- 10- 22 来源: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字号:[ ]

开化县是浙江省传统农业县,是中国龙顶名茶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清水鱼之乡,是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一直以来,开化县农发办都致力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向融合环境、融合一二三产业拓展。目前,开化龙顶香飘四海,区域品牌价值高达22.44亿元;钱江源山茶油有机认证,安全放心;开化清水鱼双游四品,成功游进了西子湖宾馆;开化土蜂蜜保健养身,是政府背书、联盟承诺、协会自律的良心产品……全县已经形成以“两茶一鱼”为主导产业,中蜂、中药材、食用菌、小水果、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抓项目抓基础促优势产业稳推进

“你看,我身后的这幢楼房就是在农发大力支持下建成的开化县600吨有机香菇储藏保鲜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之一。”2018年9月28日,浙江省民盛食用菌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苏干光一边指着自己身旁的主体建筑,一边兴奋相告,该项目集香菇生产、保鲜、速冻、销售于一体,速冻储藏时间较长,一般可保鲜90天左右,缓解香菇集中上市所造成价格低、销售困难的情况,调节市场供应,较好保障菇农利益。若没有财政资金的倾力支撑,这个惠民利农的好项目是不可能这么快完成的。

“继600吨有机香菇储藏保鲜建设项目,今年在农发办支持下又上了年产180吨食用菌干品新建项目。”苏干光介绍,“该项目能极大地提高开化食用菌产品的品质,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除了大力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县农发办对助推开化龙顶茶产业的基础发展也是不遗余力。

“我们这个项目是县四大工程重点项目,也是2016年开化龙顶特色园的续建项目之一,规划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财政将给予补助600余万元。”开化万成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万成介绍,该项目可形成年产2000吨绿茶的生产能力,产值达到1亿元,新增税收300万元。

开化龙顶茶特色园项目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项目计划三年总投资616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060万元,组织实施的开化县名茶开发公司、开化元峰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化宝纳制茶有限公司、开化县兴农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化万成茶业有限公司和开化县朋来谷茶叶专业合作社等集体和企业自筹3107万。

开化龙顶茶特色园项目只是县农发办扶持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7年,县农发办共扶持县450亩龙顶名茶品质提升扩建项目、年产120吨生态绿茶精加工扩建项目、年产100吨名优茶加工厂新建项目等20余个,较好推动了开化茶产业发展。

扶龙头树标杆 助企业做大做强

“这是研发中心,这是优质绿茶精制车间,那边是茶叶深加工车间和成品车间、红茶连续化车间……”2018年十月国庆节前,当我们走在古色古香的御玺农业现代科技产业园里,不禁赞叹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近十年的快速发展。

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现拥有论证国内有机茶806亩,欧盟有机茶210亩,无公害茶叶基地3000亩,茶厂2座,“开化有机龙顶茶研究所”1座,“国家三星级示范茶楼”1座。在全国设立了8家直营连锁店,经销店43家,进入全国连锁超市186家。

谈到这些年公司的发展变化,公司董事长汪秀芳说,这得益于农发办对企业的关心与关键时刻地大力扶持, “2011年以前,我们公司还是以经营开化龙顶茶专卖店为主,虽然在仁宗坑有生产加工车间,在齐溪、马金、苏庄等地有400亩合作基地,但却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加工生产车间及设备,无法达到ISO22000质量管理体系与QS认证要求。幸好有农业综合开发的好政策,2013年、2014年、2017年,我们先后有三个项目获得了农发办产业化发展财政补助,一步一个新台阶,不仅建起全国最美茶园、高效标准化设施示范茶园——御玺明代贡茶园,辐射周边1080亩茶园;拥有了企业自己的茶叶质检与研发中心以及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代用茶等五种产品的SC证书,还有了对外贸易自营出口权。今年年初以来,公司已销售茶叶2000余万元,同比去年上涨了20%以上。”眼下,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正打造御玺现代科技产业园项目,为再次升级转型而努力。

除了名茶开发公司、云翠茶业,近几年来,浙江芹阳茶业有限公司、开化县菊莲茶业有限公司、浙江益龙芳茶业有限公司、开化又一芽有机茶专业合作社等10余家茶企和茶叶合作社都接受过县农发办的大力扶持,总扶持资金达到了11217万元。通过帮扶,开化龙顶茶研发中心、茶叶品种园、开化龙顶茶展销及交易中心、现代化产品安全追溯智能体系……一一应声而起,新增就业岗位700个,年收入3.5亿,新发展茶园5000亩,改造提升茶园30000亩,茶叶生产科技培训20000人次。

“没有农发,我们公司就不可能去申请SC认证,也不可能进入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并有更加光明的前程。”苏干光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开展食用菌生产,带领公司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省科技厅颁发的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称号之后笑着再次肯定。

树品牌占鳌头打造特色精品产业

2003年7月24日至2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开化考察,他在观看开化龙顶茶道表演时说,开化龙顶茶好,文化内涵丰富。一个地方的文化必须扎根当地的土壤、源于地方传统、形成地方特色,才有生命力。同时,要与时俱进,借鉴吸收现代优秀文化的营养,赋予其时代特征。

10多年匆匆过去,开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一直把龙顶茶等优势特色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支柱产业”来提升,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希望产业”来推进,大力实施开化龙顶茶名牌等战略。截至目前,开化龙顶不仅成为10万多名从业人员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逐渐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还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名牌产品”等部省级以上荣誉100多项,并成功蝉联了“浙江省十大名茶”的荣誉称号。在2018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开化龙顶品牌价值为22.44亿元,排在第22位,品牌价值较2017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的20.46亿元,又上涨了1.98亿元。在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上班的村民余仁相告,他2005年开始负责茶园管理,原先是3000元一个月,年薪4万,现在是6000元一个月,年薪已升到了8万元。作为开化龙顶茶的故乡,开化因茶而名,百姓因茶而富,人民因茶而荣。

“茶香微熏甜入梦,鸟鸣竹雨敲门醒。”2018年4月,开化第一家茶主题精品民宿——茗博·红茶坊开张了,不仅仅是民宿,更是茗宿。 “5月份的时候,客人住了3万元,买茶叶超过了5万元,国庆这几天天天爆满。”开化县菊莲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夏菊莲作为茗博·红茶坊的主人介绍, “红茶坊”目前共有9间客房,每间房均以茶为主题,不仅有“玉芽”、“香茗”等名字,配有茗博园自产自制的当年新茶,还可享用茶泡脚、茶沐浴特色服务……另外,“红茶坊”的住客可清晰地观摩茶叶加工生产的全过程,亦可跟制作的师傅体验红茶的古法加工辛劳与乐趣。说起红茶坊,夏菊莲就如同打开了话匣子,不过她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之所以能有现如今的茶主题文化特色精品民宿,跟县农发办也是分不开的。“能够在马金镇花园村建设标准茶厂,进入规模发展和标准化生产,多亏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好政策,特别是2016年的开化县年产25吨龙顶红茶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正是在这个项目的基础上,让我萌生了开发红茶坊的想法,并最终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推进茶旅一体化建设,把开化打造成集‘高品质茶园科技示范、精深产品研发制造、茶文化休闲旅游、茶园生态养生、茶业科技人才汇集’为一体的茶产业群;开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扶持培育7家食用菌龙头企业、11家茶叶龙头企业、5家油茶龙头企业;新建2家集观光、旅游、科研、加工于一体的钱江源山茶油精深加工企业,这些都是我们想要做的工作。”县农发办主任余红敏介绍,“十三五”时期,开化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应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符合主体功能定位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上,加强对优势特色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及政策引导,尽快推进现代农业向融合环境、融合一二三产业拓展,基本形成能增进生态产品功能、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为此,农发办早已编制《开化县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并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以进一步助力钱江源国家公园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唱响“开化好地方”富民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