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化滋养好家风,清廉乡风引领新文明。江山市峡口镇在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中,注重传承弘扬好家风,将好家风建设融入“峡口有礼”文化品牌打造中,推动家风与村风民风建设互促共进。
做寿不摆宴席 捐资修亭做公益
“前筑‘八十岭’通达四方人,今修百寿亭光彩千秋事。”在峡口镇王村村前垄自然村乌面岩田畈里有一座凉亭,名为“长寿亭”,是村里一位名叫江彩明的老人在80岁寿辰时不摆宴席,用省下的寿礼出资建造的。
原来,前垄自然村从清朝王氏先祖80寿辰修筑“八十岭”山路石阶开始,便有了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村规:村中老人做寿不摆宴席,省下的钱用来修筑村中道路或修建凉亭。这个风俗习惯一坚持就是百余年。
今年89岁的江彩明老人,膝下共有子孙及曾孙辈36人。在老人80岁寿辰时,小辈们想给老人做寿庆祝一下,但老人心里却另有打算。村里在乌面岩田畈有260多亩水田,60多户村民在田里干活没地方避雨纳凉,何不在这里建造一座凉亭呢?身体健朗的江老太找来本村的泥瓦匠做好预算,亲自到田畈选定了亭基。在王文欣等家人的主持筹划下,经过2个多月的忙碌,耗资约1.2万元,建成了这座20余平方米、绿色琉璃瓦顶的凉亭。
在前垄自然村,记者看到村边、田间有很多斑驳的水泥路。王文欣介绍,这些路修筑于上世纪80年代,和“长寿亭”一样,都是村中老人做寿不摆宴席,出资做的公益。
2018年,王村村被评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
评选峡口有礼 家庭弘扬社会正能量
在9月27日第十届峡里风文化节开幕式上,峡口镇表彰了“十佳峡口有礼家庭”。
12月16日,记者来到“峡口十佳有礼家庭”姜立祥家中。
2011年,姜立祥一家在峡口水库风洞坑承包了一处娃娃鱼养殖场。娃娃鱼养殖对水质、环境要求极高,风洞坑是个位置绝佳的天然养殖场。后来由于峡口水库被划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2018年初江山市莲华山工业园区引水工程投入使用,姜立祥说服儿子主动放弃承包,关掉养殖场,低价处理了几万斤娃娃鱼。
峡口镇负责人介绍,峡口水库引水工程不仅让江山市民喝上了优质饮用水,也为莲华山工业园区引进的娃哈哈集团等食品工业重点项目提供了优质生产用水。姜立祥舍小家为大家的高风亮节,让人钦佩。
在峡口镇,除了姜立祥,还有十多年悉心服侍轮椅上的婆婆的好儿媳周秋香、竹编大师王振福、美丽庭院毛顺法等一批“十佳峡口有礼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