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四季纷彩、孝礼治乡”的小镇,她山水环绕、良田万亩,有多处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现代柑橘精品园;她传承礼法、发扬孝道,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儿节”的发源地,连年评选“孝星模范”;她充满活力,魅力四射,辖区内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淘宝村”,先后被表彰为省级先进党组织、市级“五好”星级党委等荣誉。
她,就是城郊“孝礼小镇”万田乡,下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乡域面积26.4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自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来,乡党委、政府坚持“立足城郊、融入城西、服务城市”的总体思路,突出“纷彩家园 孝礼万田”建设的发展目标,倾力打造亮点纷呈的孝文化特色城郊型宜居小镇。
●传承“孝礼” 规划引领绘蓝图
万田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邀请了中国美院设计团队进行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着重打造以万田乡物业集群——弈园村为核心的小城镇中心区块和以万坞线为延伸的综合景观示范线。按照“一廊一线多节点”的思路,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风俗彰显、特色产业发展,并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做深做细各类专项规划,先后完成了产业规划、交通整治规划、低小散整治规划等10余个专项规划,包含杆线“上改下”、立面改造、农贸市场、水系改造、水杉大道建设等29个整治项目,投资约1.6亿元。
公园景观节点
万田乡从挖掘、保护和传承“孝文化”的定位出发,将具有本地特色的孝文化内涵和多“彩”田园的元素融入集镇外立面改造及沿路沿线景观节点的打造当中,抓实风貌管控,着力打造具有万田特色的宜居小镇。同时,因地制宜,充分结合水系、田地等,按照“一水一环两田”的景观结构布局,打造景观绿岛、湿地栈道、景观平台、滨水休憩景观亭等亲水空间(特色景点),成为万田百姓饭后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更好地彰显了集镇个性,提升了集镇文化品位,打响了集镇品牌。
●党建统领 凝聚合力强整治
万田乡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扛起乡党委的主体责任。成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分区块分重点组建9大专项工作组,班子领导认领“责任田”,分工定岗,责任到人。集镇所在村建立“1个联系班子+1名驻村干部+1支攻坚队伍”的整治专班机制,通过“村帮村”的形式分区块包干落实整治工作。同时,建立施工方、乡级小城镇治理专班、村级专班三方动态沟通机制,实时掌握工作进度,做到项目开工前有人跟进,项目施工中有人督促,项目出现问题时有人过问,项目完工后有人整理汇报。实现人人身上有责任,重点工作有落实、难点问题有办法,形成全乡上下多方联动,聚焦聚力抓整治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庙源溪鲶鱼湾段
为真正把便民、惠民融入小城镇建设中,万田乡在小城镇整治之初,就通过征求意见会、党员代表会等,充分听取民意,了解群众需求,在听取民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整治工作方案。乡干部童丽霞认领“责任田”后每天占领朋友圈运动步数第一名的位置,日行2万起步的她跑遍了联系村的角角落落;村内党员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成效宣传与党员联户走访结合起来,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征求广大农户对小城镇环境整治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主体意识、文明意识,在全乡范围内凝聚起必须整治、高标准整治的统一共识。
●疏堵结合 重拳出击治“五乱”
针对集镇中存在的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五乱”现象,万田乡重拳出击抓整治。专班干部坚持平时“一周一碰头”,冲刺阶段“一天一碰头”,专题研究整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和顽疾,确保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提升。同时建立小城镇工作专班微信群,大家在工作微信群中将工作完成情况亮一亮、晒一晒,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形成合心合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就地取材打造“美丽庭院”
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全面提升集镇道路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清理“道乱占”。新增6个生态停车场、停车泊位325个,完成万坞线、航河线(老)、冯下线道路白改黑,并按照交通标准统一划线,全面落实路长制,做到主次干道全覆盖。
坚持管罚结合,在集镇重要路段和路口安装车辆违停抓拍摄像头,处罚违章开车停车问题,治理“车乱开”。成立以集镇管理力量为主的交通协管员队伍,对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查处和文明劝导,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立志愿者劝导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交通劝导。
发挥万田乡综合执法中队力量,常态化开展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巡查执法工作,纠正道乱占、摊乱摆行为,全面取缔“马路菜场”。投资600万元新建二星级农贸市场一座,规范五小行业布局,采取集中式规范化管理。
坚持三改一拆、农房整治高压态势不动摇,弈园村率全区之先实现村内违章全面清零,彻底整治乱搭乱建问题,消除“房乱建”。弈园村顺碓边自然村的养猪专业户老徐2013年为了配合五水共治率先实现生猪禁养,转产转型在集镇开了一家超市,几年下来超市经营得不错。但老徐这家超市用房属违建,需要拆除,这着实让老徐想不通。为了解开老徐的“心结”,曾经担任过村书记的老干部徐根海主动加入村农房整治工作专班,一次次上门做工作,最终说服了老徐,主动配合腾空超市内物品并拆除违建。现在老徐正在改造自己的房子,看到记者的他憧憬到:“我家屋后就是占地16亩的湿地公园,我准备等他建好后把自己家的三层楼改造起来继续做超市,那时候新超市生意肯定更好喽!”
实施杆线“上改下工程”,清除“线乱拉”。总投资3800万元,对万九线、航河线和万坞线的空中飞线按照“强弱分设、入管入盒、标识清晰、牢固安全、整齐有序、美观协调”的要求,进行集中整治,彻底解决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的“空中蜘蛛网”现象。
●凸显特色 共建共享“纷彩”家园
为彻底改善脏、乱、差面貌,万田乡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实行垃圾分类“四分四定”,16个村垃圾再生馆实现全覆盖,新建环保型垃圾中转站一处,实现全乡垃圾处理和清运率达100%。全乡抓好长效管理,巩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深入开展“五水共治”,打好“清淤、疏通、引水、截污、改造”组合拳,实现全乡生猪禁养、生活污水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巩固“清三河”成效。同时,对辖区内主要河道、山塘水库、排水(污)口,做到“一河一塘一策一档一长”,全乡域剿灭劣V类水。
集镇主干道
全乡沿街立面整治一新。根据房屋规划设计,在保留原有风貌原则的基础上,做足“田”的文章,融入“田”的元素,同步进行路灯亮化、游步道建设,为彩色稻田、银杏大道、出彩庭院、彩色公园等赋予丰富的孝文化内涵。
治理“低小散”焕发新生。对 “脏乱差”“低小散”企业,进行重点整治,让其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焕发新生。弈园村投入90万元,打造光伏村,发展屋顶光伏薄膜太阳能发电项目,可为每户增收4万元-6万元,是柯城区首个清洁能源示范村。村里还充分利用集体的党群服务中心、路灯及电瓶车充电车棚等场地安装太阳能发电设施,每年能为村集体收入增加上万元。
“孝文化”景观节点
美丽庭院助力风貌提升。以弈园村、上蒋村为打造核心向万九线沿线村延伸为目标,通过拆除违章建筑,改造大围墙,利用本地多肉产业特色和拆后废旧物二次利用打造美丽庭院,融入孝文化内涵和衢州有礼元素。村民王阿香的庭院就是典型的一户,走进院子,映入眼帘的是用24孝图构成的庭院画,平日王阿香家中的废水缸、农具都成了花艺“盆景”。连一直闲置在角落的王阿香母亲用过的“百岁”篮子也成了多肉植物的“家”,各种“特色”装饰错落有致的摆放在庭院内,让普通的农家小院重现生机,俨然一个精致“小花园”。像王阿香一样改造后的庭院在万田已经有116个,精品庭院近30个,她们已经成为万田乡沿线一道美丽的风景,经常有客人慕名来此参观学习。
“一村万树”激发绿色活力。万田乡打造万坞线水杉大道、冯下线彩色林带等具有“原野田园风光”的生态乡村道路,成功打造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去年共种植桃树、桂花、红豆树、樱花等名贵乔灌树木约3.3万余株。今年又增加余家山头、王家、下蒋等沿线村山樱花和银杏3万余株,成功打造环庙源溪圆形景观带。今年,乡里经常有摄影团队带着游客来此取景拍摄。在勾画出乡村美景的同时,更带动了一方村集体经济收入。
集镇物业集群全貌
经过整治,万田乡集镇环境卫生显著改善、乡容镇貌焕然一新、城镇秩序大幅提升、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质的飞跃。下一步,万田乡将借助“最美两溪”亮点,规划52平方公里,进一步凸显地方特色,培育特色产业,推进全乡全域生态化治理,将万田真正打造成“望得见美景、留得住乡愁”的衢城后花园。
一个“乡村美”“民风淳”“百姓富”的新城镇正在柯城区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