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冬至以来,我省已持续了两个多月的阴雨寡照天气,对于想要提高效益、避开台风危害的促早栽培葡萄带来较大影响。葡萄专家建议农户当前急需采取技术措施,加强管理,确保葡萄丰产丰收。
持续阴雨,问题不少
经省农科院园艺所葡萄专家实地调研和农民来电反映,当前葡萄园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两个品种混栽,萌芽抽梢有前后,一个品种已萌芽,需降低湿度,另一个品种刚开始萌芽需要高湿,使已抽梢的品种烂头引发灰霉病。
二是石灰氮破眠使用不当,产生药害——烧芽了,萌芽率低,“巨峰”葡萄萌芽率只有40%左右。
三是盖膜时间问题,过早盖膜的,如11月封膜的,加上连续阴雨无光照,萌芽率、结果枝率低,花序退化,严重影响产量。而12月20日左右盖膜的,部分示范基地萌芽率、结果枝率高。
四是由于棚内没有阳光,部分已封膜且采用双膜栽培的葡萄园,已进入始花期的,叶片黄而薄;“夏黑”葡萄等进入拉花期,处理后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有的已结果的因温度过低,大小粒严重,如“阳光玫瑰”葡萄叶色偏黄。
五是土壤板结、黏重,树势偏弱。
六是平棚架星状形栽培的葡萄,结果部位外移,萌芽率明显低于“一”字形、“H”型栽培的。海盐等地反映已有葡萄园开始出现烂嫩梢头、烂新梢节间、烂叶等症状。
七是去冬未揭膜的连栋棚,虽遇连续下雨,但棚内土壤干燥,影响葡萄萌芽。
找准症状,对症管理
根据气象预报,3月份我省仍将多阴雨天气,阳光少。为减轻阴雨寡照天气对葡萄生长带来的危害,当前葡萄园管理上,农民朋友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沟排水,避免根系受淹腐烂;利用补光灯补光。
早喷叶面肥,新梢长至15厘米左右就可喷叶面肥,促使叶片转色。
重点防治灰霉病。一是排湿。可采用两种方法,交替应用。一种是每天敲击绑结果母枝的钢丝一次,震落水珠,可有效降低湿度;另一种是上午内外温差最小且无冻害时开棚排湿,待中午前关棚保温。二是对未发现灰霉病等病害的葡萄园,离上次用药超过10天以上的,用烟熏剂或弥雾机预防。三是对发生烂新梢、病花序、病果的葡萄园,剪除病害部位,利用副梢和隐芽重新培育;注意剪下的病枝及时装入塑料袋带出园外深埋,免传染。
对80%以上已萌芽至展叶期的葡萄园,要及时覆盖地膜以降低棚内湿度。萌芽后至3-4厘米时,每3-5天分期分批抹去多余芽,抹除双芽、多芽、背后芽。
注意事项:连续阴雨突然天气转晴,密切注意温度变化,防止葡萄园日灼。当大棚内膜温度达26℃时,先开一点适度降温,待温度升至30℃左右时,再开大点降温,使温度一直保持在 28℃-30℃。如不注意,待温度升至35℃以上时若急剧降至25℃以下,会使叶片突然失水而耷拉下挂,难以恢复,影响今后的光合作用,严重的会造成青枯灼叶,果会被热气灼或日灼。
后期管理,亟须跟上
双膜促早盖膜时间不能过早。在浙中南地区,一般12月20-25日盖膜,浙中北1月10日左右封膜为宜。如果上一年春秋季阴雨天多或遇台风落叶过早,可适当推迟封棚。
架式改造。为提高萌芽率、结果枝率、坐果率,控产提质,尤其是提高葡萄外观品质,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肥料和农药使用,需把原来的平棚架星状形改为“一”字或“H”型架飞鸟形。
改良土壤,改变黏重,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肥力。从温岭种植“阳光玫瑰”葡萄试验来看,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叶片生长的影响,菜饼比鱼粉、生物肥更好。
新建的葡萄园,在一个连栋大棚内,不能种植萌芽、开花不同步的品种。
保叶促花。台风多发地区揭膜后要加强管理,保叶至打霜。
修剪。大树冠栽培或无核化处理的可以极短梢至短梢修剪。但有籽栽培的,尤其是密植栽培的以中长梢修剪为宜。
种植密度。不能随意密植或稀植,要根据土层厚薄、特性、肥力,喷滴灌条件,生产园还是观光园等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