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农业农村动态

一盘“色如琥珀”的红烧肉背后,一定有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日期: 2020- 06- 16 来源: 衢州新三农
字号:[ ]

清代吃货袁枚,出过一本书,叫《随园食单》。

食单里有一篇《红煨肉三法》。它如是记载——或用甜酱,或用秋油,或竟不用秋油、甜酱。每肉一斤,用盐三钱,纯酒煨之;亦有用水者,但须熬干水气。三种治法皆红如琥珀,不可加糖炒色。早起锅则黄,当可则红,过迟则红色变紫,而精肉转硬。常起锅盖,则油走而味都在油中矣。大抵割肉虽方,以烂到不见锋棱,上口而精肉俱化为妙。全以火候为主。谚云:“紧火粥,慢火肉。”至哉言乎!

现在,给大家上一盘“色如琥珀”的美味。

微信图片_20200616091248.jpg

那么,你可知道“色如琥珀”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今天,《衢州日报》专版刊发《以“六化”为引领 增产保供促转型——谱写衢州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文,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微信图片_20200616091259.jpg

生猪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抓好生猪产业,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工作。今年2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加快发展生猪生产,切实解决面临的困难,确保实现恢复生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也专门强调:要抓紧抓实农业、畜牧业生产,确保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确保农民的“钱袋子”富足殷实。李克强总理在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批示时指出:抓好蔬菜、畜禽等生产,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快生猪补栏扩能,把加大扶持养殖场户的政策落到位。

我省将生猪生产作为统筹疫情防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启动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要求确保农产品增产提质,坚决打好“粮、猪、菜”保质保量保供组合拳,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更稳。

衢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指示批示精神和相关会议要求,以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为指引,持续深化“3752”党建治理大花园建设,以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循环化、数字化、基地化“六化”为引领,集成机制,集成服务,集成政策,扩大产能,稳定供应,升级发展,全力推动生猪产业“小变大、大变强、强变优、优变智”,走出了一条衢州特色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一场增产保供的奔跑之赛 

“筒骨便宜了很多,两个月以前要32元一斤,现在24元就能买一斤了。”日前,在市区美俗坊菜市场,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分享了“肉担子”减轻后的喜悦。

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印证了市民的说法。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衢州市猪肉价格大体呈下降趋势,其中3月环比下降了7.7%,4月环比下降了9.4%。目前猪肉价格逐步企稳,主要原因是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市场供给量增大,供求紧张情况得到缓解。

微信图片_20200616091309.jpg

新建项目

在猪肉市场价格回落企稳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以民生需求为考量的生猪产业推进速度和力度。

一直以来,衢州生猪产业都是全市畜牧业的优势产业,也是全省市场的重要供应基地。在双疫情叠加影响的背景下,衢州生猪增产保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关乎全市乃至全省居民的“菜篮子”质量,关乎全市农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市领导密集调研农业生产、生猪保供等工作,并频繁召开会议、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农业农村厅的决策部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力抓好这项民生大事。

全市生猪产业开始全速奔跑。

盯目标,建专班,挂图作战。围绕市场需求,紧盯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衢州市深化落实全省创先争优行动,以“无条件、想办法”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第一时间组建农业专班,集中办公,快速制定完善“指标、政策、服务、评价、督查”五大体系,并且指标上墙、挂图作战,一日一碰头,一周一监测,一旬一分析,一月一评比,一季一对标,目标任务细化分解,生产责任层层压实,市区一体、部门联动,一切力量、速度都为民生需求集结、奔跑。

微信图片_20200616091318.jpg

扩建増养

强服务,优政策,盘活存量。2月下旬开始,市农业农村局组建30个市级服务队,90余人分赴6个县(市、区),联动县(市、区)农业农村系统开展“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全面深入全市861家养殖基地,帮助破解一大批发展难题,进一步提振了养殖户的信心。同时,在严格落实国务院、省级生猪财政补助政策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落地一批加强生猪增产保供的政策、意见,重点在生猪产能恢复、保险保障、信贷支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天蓬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联结模式,签约6家养殖户,增加存栏约8000头,预计将形成出栏量1.5万头;“加华牧业”改造提升后,后备母猪300头,目前存栏已达2200头;“十里山庄”改建扩建后,已累计出栏生猪700余头。

高标准,快速度,做大增量。满足市场需要,既要立足当前盘活存量,更要着眼长远引进增量。衢州市统筹谋划,迅速行动,加快万头以上规模猪场的新建扩建。在生猪自给率200%的基础上,全市计划新建万头以上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5家,其中十万头以上的标杆场6家。同时,大力支持新希望、大北农等一批集团企业通过收购、租赁、技术合作等方式,推动生猪养殖转型升级和适度规模发展。

一道科学防控的生命之线 

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生产为基,防控为要。

微信图片_20200616091327.jpg

全力防控

“防控非洲猪瘟重点是严防输入,需要打造一个‘铁桶’养殖场。”在“瑞联农业”彭家猪场,负责人钟土木告诉记者,基于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殊性,接触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一方面需要严防死守重视场外输入,另一方面积极做好生物安全防疫,确保养殖场内一片“净土”。

彭家猪场2019年完成改造,以养殖母猪、繁育仔猪为主,现在存栏4000多头生猪。“我们正在加快生猪销售中转点的建设。”钟土木介绍,这样就可以避免外来车辆直接到猪场的风险。通过科学防控非洲猪瘟,彭家猪场的一头头生猪健康成长,“本月底,猪场能出栏2000多头仔猪。”

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生猪生产保供的安全阀,是畜牧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为了坚决打好打赢非洲猪瘟防控阻击战,衢州市按照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大数据应用,探索建立起一整套全链条的“人防+技防+智防”工作体系。

微信图片_20200616091336.jpg

动物检疫

“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防控责任状,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和主体责任,并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大督考工作体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在衢州,严格落实防范责任,密织“人防网”,按照“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市县统筹+条块联动”机制构建,落实“排查+巡查+执法+督查+会商”5项综合防控措施,推行全市域全覆盖的“1+1+5+X”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体系,通过真督、实查、严考,确保“早、快、严、小”处置出现的苗头性问题。

“三色”管理也是发源于衢州的创新做法。去年,衢州市率先出台《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分类管理办法》,对全市861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实行红、蓝、灰“三色”管理,按照生物安全条件、生态环境条件、规范管理制度对养殖场进行赋分考评,分档定色,创建一批“红榜”示范场、提升一批“蓝榜”普通场,整退一批“灰榜”低、小、散场。今年,按照省农业农村厅要求,衢州市又在全市278个猪场推广试点“养殖场管理码”工作,数量占全省66%,目前均为绿码。

同时,衢州市还构建“精密化”的技防体系。在全省首创设立生猪运输车辆定点消毒,创新推广“3+1”消毒工作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检测,全面提升5家兽医实验室,存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100%实现自检,疫病预警防控能力大幅提高。

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嬗变之路 

在龙游,“昌农农牧”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6月可投产,而等到总投资1.2亿元的仔猪繁育基地项目建成后,年可出栏仔猪12万头。

微信图片_20200616091345.jpg

美丽牧场

在衢江,“三易易”生态牧场二期已经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部分猪舍已投产运行;“衢州华统牧业”也在有序推进,年内可部分投产,等到其3个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全部建成后,年可出栏仔猪20万头、出栏优质商品猪20万头。

而今,在衢州,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循环化、数字化、基地化已经成为一个个生猪养殖场的方向和标准,衢州的生猪产业一直走在美丽嬗变的道路上。

“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我们建成了一个现代化花园式生态牧场。”在“三易易”,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三易易牧场”占地面积600余亩,计划总投资3.27亿元,设计建设猪舍及附属设施面积14万平方米,常年存栏生猪6万头,年出栏12万头。

目前,牧场一期完成建设7万平方米,现存栏生猪2.2万头,年出栏3.5万头。项目二期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建成,届时年出栏商品猪将达到8万头。

“三易易”是衢州生猪产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型。

近年来,衢州在全省率先启动整建制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聚力守牢生态底线、补齐产业短板、增强发展后劲,持续推进生猪产业增效、增美、增值的高质量发展。

衢州发挥养殖协会作用,推动组建生猪产业发展联盟,支持养殖场(户)合作重组、改造提升,目前全市861家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装备率达100%。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线上线下“双监管”机制,规模猪场全部纳入市、县(市、区)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并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24小时的日常巡查监督,进一步巩固养殖污染治理成果。

微信图片_20200616091353.jpg

绿色循环

按照绿色化、循环化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健全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机制,“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耕地质量提升,实现农牧对接、循环发展。

积极推动生猪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养殖场户推广使用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美丽牧场”和“数字牧场”建设。持续打好养殖污染治理、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美丽牧场创建“组合拳”。迄今,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牧场136个,市级美丽牧场274个,建成省级以上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4个,龙游县是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微信图片_20200616091402.jpg

智慧监管

衢州,还将进一步构建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布局合理、产销协调的生猪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更大手笔谱写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省生猪增产保供作出“衢州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