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农业农村动态

“瘌痢头”变身“绿富美”,有着什么样乘风破浪的故事?

日期: 2020- 06- 30 来源: 衢州新三农
字号:[ ]

6月26日,《衢州日报》头版刊发《资源在盘整中增效——“党建治理大花园”系列典型(3)》一文,先将全文转载如下:

微信图片_20200630113312.png

6月的马金溪两岸碧草如茵。在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一带,正酝酿着一个大动作:总投资1.3亿元的钱江源未来农业园项目即将上马,目前已流转土地600余亩,准备建大棚种植白草莓、多色玫瑰。

微信图片_20200630113320.jpg

“土地租金或土地入股分红加上基地务工收入,一年大概有3万多元!”6月23日,下淤村村民朱炎龙和记者算了一笔账。另外,该项目可吸纳近700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曾几何时,下淤村违建占田,污水横流,鸡粪满地。村前的马金溪里,挖砂船马达隆隆作响,河道被挖得坑坑洼洼。村后的白虎山、月亮山,也被村民砍成了“瘌痢头”。

近年来,该村坚持“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关停制砂厂、养殖场、红砖厂,结合土地复垦、黄金水岸线建设等工程,对区域内土地、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建起了游步道,种下了新草坪,设计了小景观。

微信图片_20200630113329.jpg

“只要盘活了,荒溪滩、旧厂房、抛荒地都可能成为增收致富的资源。”下淤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廷说。目前,下淤村85%以上的土地已经由村集体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经营。曾经的砂场变成公园,河道变成景点,村落变成景区,一个个大项目接踵而至。

微信图片_20200630113338.jpg

投资800万元的土蜂标准化养殖基地——奇蜂寨中蜂产业休闲观光园就是其中之一。自2018年开园至今,已接待了近20万游客。“我们原来都在外面打工,每个月赚五六千元,现在家乡建设好了,家门口就能赚钱,再也不想出去了。”该村导游唐德芳说。

由“采砂经济”到“打工经济”再到现在的美丽经济,如今下淤村成为“百里金溪画廊”中实现资源有效盘整、带动村集体经济消薄和村民致富增收的代表。据统计,目前下淤村有60余户农户参与经营与乡村旅游相关的产业,占全村总户数的20%;从业人员150多人,占全村人口15%。仅水上游乐项目,节假日期间日均营业额可达1.5万元以上。

与土地资源盘整相伴随的,是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村民收入的增加。2019年,下淤村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占全村年经济总收入的30%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3万元,是全县平均数的1.5倍。

微信图片_20200630113346.jpg

下淤村的“蝶变”是音坑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一个典型案例。沿着马金溪往北,一幅占地250余亩的未来乡村社区画卷在徐徐展开——音坑集镇新区正在规划建设。读经源国家级历史文化村落原住居民的搬迁安置已经启动,古村落的开发也已与开元酒店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近年来,音坑乡选定下淤、音铿、儒山、明廉等4个行政村,试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惠及人口7597人。投资1.6亿元、以“水清、岸绿、景美、民富”为目标的“水岸风情、浪漫音坑”,通过农用地整治、生态修复、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提升等五大类65个子项目的实施,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如今,滨水休闲度假区、未来农业示范区、历史古村保护区、生态涵养保护区等四个功能区块已经形成,成了带动开化乡村振兴的产业平台、文化载体和旅游窗口,成为衢州“大花园”建设、“两山”实践的一个样本。

链接:按照“空间重构、山河重整、乡村重生”理念,衢州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谋划确立项目库144个,涉及71个乡镇、427个行政村,涉及整治总面积428.6万亩,占市域总面积的32%。2020年,我市将全力推进全域土地整治“22558”工程,计划申报列入国家试点项目2个,申报省级年度计划项目20个,加快推进51个批复项目,实施矿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5个,将实现资源转化收益80亿元。

两年来,我市通过外调指标获取了资金,实现项目区内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4万亩,规模化经营占比提升15.96%,共发展新业态新产业项目50个,整合涉农资金39亿元,利用社会资本3亿元,拉动投资112.6亿元,为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化项目等提供了优质产业平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