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频道

柯城区奏响三级书记抓振兴“凝心曲” 全力探索乡村共富柯城实践路径

日期: 2023- 02- 28 来源: 柯城区农业农村局
字号:[ ]

今年以来,柯城区紧紧围绕乡村“五大振兴”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建立健全上下联结、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把“三农”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2022年,全区实现村集体年总收入20万元以上行政村全覆盖,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6.1%,位于全市第一,成功获评省“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并被列入省农业农村厅“浙农富裕”农房盘活数字化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推广单位。

一、创新“区乡村”联动体系,倒逼压实乡建责任

打造乡街治理大比拼“沉浸式”工作机制,形成“区委统筹抓、乡街直接抓、村社主动抓”的工作格局。

一是区级“一把手”高位推动。区委书记亲自谋划部署,以“一月一乡一街一推进”为具体抓手,每月围绕不同主题、利用一天时间,深入产业园区、项目现场、村社小区、田间地头等点位,逐个考察、逐项验收,倒逼乡镇、村社书记把抓发展、抓振兴作为“领办项目”,逐一落实、各个击破。截至目前,已开赛9场,覆盖全区18个乡镇(街道)、57个点位现场开考。

二是乡镇“主心骨”主动作为。乡镇书记深度挖掘、积极谋划契合本地的项目和抓手,按照“成熟一批,比拼一批”的要求,主动申报、积极承办乡街治理比拼,累计谋划强村富民项目40余个。并在村社层面建立“领雁强基·亮剑比拼”擂台赛机制,每月组织一次村社书记擂台赛,截至目前,全区村社已开展比拼160余次,着力营造干在平时、比在平时的“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三是村社“领头雁”高效落地。村社书记主动发挥“领头雁”作用,积极组织动员村民农户,充分发挥基层土专家、田秀才和草根能手的带动作用。涌现出“集体托管+五五分成”的“上铺模式”“人地分离”的“坞石模式”“文化赋能”的“余东模式”等30余种治村模式,分别入选省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典型案例和省级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2022年7月,余东村书记余晓勤在全省文联系统组联干部培训暨艺术乡建工作现场会上,分享余东村依靠农民画家助力共同富裕的模式和路径。

二、坚持“点线面”一同发力,做强农业产业集群

持续做优做强“3+X”特色农产品,构建“龙头+农户”“一核+八园”“总部+基地”的复合型发展模式,形成“以点带线,以线成面,以面扩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一是在“点”上精耕细作。我区持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引育力度,目前共培育龙头企业3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20家,区级8家,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24亿元,净利润8300余万元。持续以政策为引导,以项目为支撑,从技术改造、仓储冷链、展示展销等全方位、多环节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2022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同时,不断增强佳农果蔬、鲟龙公司、金明生物等龙头企业辐射能力,每年提供岗位4500余个,带动农户7万余户,助农增收超1.59亿元。

二是在“线”上做精做优。以柑橘产业为龙头,先后建成国内县级最大的“柑橘种质资源圃”、华东地区最大的“柑橘无病良种繁育中心”,目前全区传统落后品种淘汰改造率已超过50%,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达9000多亩,柑桔新品市场均价较普通椪柑提高5-20倍,桔农人均增收2300元以上。培育壮大蔬菜、鲟鱼等特色产业,创建全市首家“共富菜园”帮扶基地,累计帮扶农户超6000户;鲟鱼产业实现人工养殖鱼子酱年产量176吨,产值4.33亿元,占全球总产量的35%以上,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三是在“面”上全域提升。集中力量投资8.6亿元,着力构建以数字农业科创园为核心,以无核柑橘示范园、早椿中草药示范园、佳和休闲采摘园、凯杰蔬菜示范园等为主体的“一核八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实现年产值1.35亿元。积极探索“总部+基地”辐射网络,建成农法自然、韵泽盈等18个数字农场标准化示范基地,数字化技术应用面积1.27万亩,实现所有行政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

三、打造“联改帮”组合套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出台农民增收27条,多措并举拓宽增收渠道,2022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二季度、三季度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排名全市第一。

一是突出“联”。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奖补实施细则》,鼓励企业参与帮农促富。今年累计发动4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新带动1938名农户发展农业产业或就业,户均增收3400余元。依托村企合作、校企合作,谋划打造画坊、瓷坊、野趣坊、膳坊、村播坊等十大共富工坊,带动周边83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推动农民画、陶瓷等产业产值增长40%以上,为乡村增美增收,相关做法入选浙江省乡村振兴十佳创新实践案例。

二是突出“改”。创新改革思维,组建乡镇强村公司12家,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达105个,共吸引村级闲置资金15850万元入股,仅村级闲置资金入股这项,每年可为41个村集体带来投资收益634万元。创新实践“数字赋能 公开竞拍”“产业转化 研学引流”等“增收十法”,探索共富新路径,目前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3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

三是突出“帮”。自主开发并积极宣传推广“山区26县共同富裕创业带头人”应用,服务创业带头人1095人,带动就业增收2800万元。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突出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畅通资本下乡渠道,提高农村产权交易溢价水平,2022年全区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流转交易金额达1.137亿元,最高溢价率达245%,大大提升土地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四、坚持“治质智”协同发力,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持续擦亮“千万工程”金名片,打造升级版全域乡村综合整治,通过“党组织”全面引领、“全要素”系统投入、“项目化”综合开发和“数字化”精准服务,推动全域乡村振兴。

一是看党建,出“治”效。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党的肌体“神经末梢”,创新推出柯城区户主大会、村规民约、四维考评等一系列创新机制。全区213个村先后召开村民户主大会,收集群众意见近万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0余件,已推动建设村级老年共享食堂48个,推动建设基础设施配套150余项。花园街道上洋村28年制定9版“村规民约”,不断提升“自治力”,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二是看村貌,出“质”效。加快“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柯城段建设,累计投资超46亿元,改善沿线7个乡镇、46个行政村村庄风貌,惠及全区40%以上户籍人口,打造下淤头未来乡村、金上万美丽田园、河东堤古埠、严村未来乡村等多处风光带标志节点,累计创造5100余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超3亿余元。成功举办“金庸武侠美食节”“未来乡村艺术季趣游宋潮夜”等乡村夜经济系列活动,“由内而外”点亮风光带,累计吸引游客2万余人,农产品销售额达25万余元,相关宣传报道点击量超15万次。

三是看民生,出“智”效。依托数字化改革,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实做智基层共富单元。成功构筑余东未来乡村一体化智能化大数据平台——“乡村大脑”,有效打通未来乡村基层治理、公共服务“任督二脉”,初步实现智慧化共享共治,自“乡村大脑”运行以来,共接到600余件事项,办结550余件,办结率达到91%以上。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