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农业农村动态

从生态循环到绿色低碳,这个全国性会议为什么能在衢州召开?

日期: 2023- 05- 26 来源: 衢州新三农
字号:[ ]

1.jpg

5月25日,全国生态农业发展现场会暨共建绿色低碳农业先行区启动仪式在我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严东权作主旨报告,市政府副市长徐利水、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燕峰致辞。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32个省、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态农业管理部门、专家学者及农业主体(企业)代表参加。

2.jpg

严东权与徐利水为

“全国绿色低碳农业先行区”揭牌

3.jpg

与会领导共同启动

“全国绿色低碳农业先行区”仪式

11.jpg

严东权作报告

12.jpg

徐利水致辞

13.jpg

 徐燕峰致辞

14.jpg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

局长郑明福作碳账户应用典型经验介绍

全国现场会为什么能在衢州召开?

作为农业大市,衢州较早开启了生态循环农业探索之路,率先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突破口,形成了在全国具有领先性、创造性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开启模式”、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集美模式”等一批典型经验。

2015年,农业农村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首次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会;2019年,衢州以创建全省绿色发展先行市为契机,系统推进畜牧业、渔业、种植业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到全域、全产业农业绿色发展的二次跃迁;2021年,衢州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战略,找准“碳账户”这个“小切口”,让农业生产碳排可计量、可核算、可评估,撬动农业生产低碳转型的“大变革”;2022年,我市获批全国绿色低碳农业先行区,生态农业发展自此按下了“加速键”。

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农业碳账户体系,通过创新碳排放核算办法和“贴标管理”制度,全面撬动衢州农业政策、服务、生产体系绿色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目前,全市已从水稻、生猪、胡柚、有机肥等4大特色产业切入,形成了每个产业配套“一个核算标准、一个低碳技术规范、一套政策支撑体系、一个应用场景”的建设模式,覆盖农业主体1000家,发布了全国首个农业碳排放核算与评价地方标准。农业碳账户入列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数字化改革先行先试重大应用场景,并获评优秀应用。

7.jpg

通过碳账户的牵引,衢州的农业生产技术、政策体系、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巨变。如开化县农牛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商品有机肥时,通过农业碳账户应用移动端精准定位发酵工艺为碳减排关键因素,择优选择碳排强度低的槽式发酵工艺,相比条垛堆肥,每生产1吨有机质可减少0.22吨碳排放量。由此,该企业被贴上“深绿”标签。

8.jpg

依托四色贴标,衢州市还配套出台了一批金融信贷政策,在“浙里办”平台,嵌入碳金融“云上超市”服务窗口,上线“碳融通”“减碳贷”等8个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对不同颜色的主体赋予差异化的贷款政策。如浙江天蓬畜业有限公司通过碳金融“云上超市”获得全国首笔碳中和项目贷款2000万元,用于建设新一代节能减排绿色猪舍,贷款利率降低了10个基点,直接解决了“零碳牧场”建设的资金难题。“零碳牧场”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000多吨。此外,在行业管理上,与主体评先评优挂钩,倒逼主体强化绿色低碳意识。比如,在国家级生态农场评价中,明确只有贴标为深绿和浅绿农业主体才具有推荐资格。

9.jpg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碳账户建设和推广,推动农业碳账户由生产环节向全链条、由试点产业向全产业、由农业向农村纵深迭代,不断完善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体系,争取为全国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贡献“衢州经验”。

10.jpg

会前,与会代表先后考察了龙游红专种粮专业合作社、小南海镇团石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