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频道

衢江一只蛙“蹦”出一条产业链

日期: 2024- 10- 28 来源: 衢州日报
字号:[ ]

“呱、呱、呱……”近日,在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灿聪农场里,蛙声一片,农场主徐贵生正在查看黑斑蛙的生长情况。

和普通的养蛙方式不同,灿聪农场的蛙养在水稻田里。“利用稻田作为蛙的栖息场所,蛙反向给水稻提供所需的生长养料,可以实现‘稻蛙共养’的良性循环。”说起这个养殖模式,徐贵生滔滔不绝。

养殖黑斑蛙,场地硬件是关键。2020年他流转了老家附近的稻田,并从湖南采购了5亩蝌蚪苗放入稻田。经过5个多月的自然孵化,第一批成蛙培育成功。蛙长大了,稻田里也不用打农药、施化肥,直接用蛙捕杀病虫,蛙粪又可以用来当肥稻,水稻生长又高又快。“田中种稻、稻下养蛙,实现亩产青蛙1500多公斤、生态大米400多公斤,每亩利润4万元打底。”徐贵生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

为了进一步提升稻蛙养殖技术水平,徐贵生主动联络,向资深从业者学习,借助网络渠道获取专家帮助。经过不断努力,他现在稻田养蛙的规模已经从原先的5亩扩大到了50亩。

随着规模扩大,蛙的“人气”也在增加。在稻蛙共养的同时,徐贵生在农场里专门打造了“垂钓青蛙”项目作为农场引爆点,让游客体验垂钓乐趣,钓上来的青蛙不仅可以买走,也可以在农场餐厅制作成特色菜肴。“有的游客来垂钓会买走养殖的青蛙,有的食客会专门奔着蛙类特色菜来我的饭店。”徐贵生说。与此同时,他还专门找了设计公司,对整个农场进行设计包装,设置了“青蛙养殖”“萌宠乐园”“餐饮服务”“水果采摘”几个区块,并引进羊驼、黑天鹅、小鹿等萌宠,配套“轨道火车”“旋转木马”等娱乐设施。遇到节假日高峰期,他每天要接待300多位游客,一天大约有2万多元的营业额。

通过“稻蛙共养+餐饮服务+水果采摘”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一条产业链就这么一环环地连接起来了。现在,徐贵生又有了新想法:将产业链延伸到消费终端。他注册了“灿聪”商标,进一步打开蛙的销路,并进城开了三家“灿聪饭店”,饭店主打特色菜就是农场养殖的“稻田蛙”,现捉现烧,口感鲜嫩,吸引了大波食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