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有一位种粮大户叫张中海,他自从办起家庭农场,就一直动脑筋增添农机设备、扩大种粮面积,从而走上了一条机械化、规模化种粮的道路,而且成为行业里的“领头雁”。而今,张中海还建起社会化育秧中心和稻谷烘干区、粮仓等,全年可为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4万多亩。
年内可烘干稻谷2万多吨
“这些稻谷烘干机,日烘干稻谷能力达500多吨。”日前,记者在江山市佳源家庭农场看到,一台台高9.5米、宽1.72米的“大家伙”竖立在高大宽敞的厂房里,江山市石门镇种粮大户张中海正忙着给农户烘稻谷。张中海说,这些“大家伙”就是稻谷烘干机,共有48台。
眼下,张中海除了给自家农场种植的2600多亩水稻进行稻谷烘干,还为浙江江山、常山、开化和江西玉山、福建浦城等乡镇的农户提供稻谷烘干作业。去年,他替种粮大户与散户共烘干稻谷1.6万多吨。
2014年下半年,张中海流转了600多亩田地开始种粮。一开始种粮,张中海就走“机器换人”的道路,投入30多万元,买了2台联合收割机、2台稻谷烘干机,还有高速插秧机、耕田机等农机。
张中海说,规模化种粮的好处是政府补贴不少,种早稻有补贴,购农机也有补助。在规模化种粮上,他舍得花钱买农机。种粮第二年,他又新买了10台稻谷烘干机。
“以前,农民种粮食,每年都要为收割后的稻谷翻晒问题伤脑筋。”张中海介绍,前些年稻谷收割后要人工翻晒,一家农户种四五亩早稻就够忙碌了。没有稻谷烘干机,规模化种粮风险不小。遇到连绵雨天,刚收割回来的稻谷会发生霉变、发芽等情况,造成损失。
考虑到自己规模种粮的因素,同时,不少农户与种粮大户缺少稻谷烘干机,张中海便多次购置稻谷烘干机。2015年,衢州地区阴雨天气多,张中海的12台烘干机几乎没有停过。“烘了早稻,继而就烘中稻,再是晚稻。”张中海说,那年他为石门、峡口、凤林、贺村、清湖、长台等6个乡镇的农户烘干稻谷达6500余吨。
“今年,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大,估计一年烘干稻谷可达2万多吨。”张中海说。
替农户代育秧全年96万盘
江山市佳源家庭农场创办于2013年5月,是集育秧、机耕、机插、统防统治、机收、烘干、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粮食生产产销融合基地。
2020年年底,为了更好地开展粮油全程机械化服务,张中海的农场以“集约化”为导向,引进设施农业智能调控装备,新建育秧大棚6000平方米。育秧中心一建成,他就在2021年3月开始育秧。智能化育秧,大棚内的温度和水分是根据秧苗生长需要进行智能化调节的,再也不用担心露天育秧会遇到的“倒春寒”问题了。更重要的是,出苗率高,秧苗质量好,有利于后期管理,农场能提高早稻和晚稻的产量。
“现在,农户自己育秧,成本太高,因此不少散户与种粮大户喜欢农场工厂化培育的秧苗。”张中海说,他的农场机械化程度高,育秧的成本低,因此他育秧能赚钱。
今年,张中海还引进水稻高速精量播种生产线,以及育秧码垛机器人等设备,原先还需人工进行的上土、秧盘码垛等工序,现在也由机器设备代替,生产效率在不断地提升。“之前我们两条流水线共配备8个人,每天做出秧盘数量在8000盘左右,新设备投入后,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每天平均可完成代育秧订单3万盘。”张中海说。
目前,江山市佳源家庭农场有连栋育秧大棚12176平方米、叠盘暗室145平方米,引进育秧自动流水线2条,年提供机插秧苗96万盘,带动水稻种植机插秧面积2.3万余亩。另外,该农场还拥有各类农机设备百余套,全年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4万多亩。
“去年,农场年利润超百万元。”张中海告诉记者,依靠科学种粮致富的同时,他一年要支付农场的雇工工资达23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