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柯城区华墅乡上墅村蜜梨产业示范园内千树堆“雪”,“‘梨’好上墅”第一届梨花节暨开园活动在芬芳中启幕。游客穿行于缀满白花的梨林间,展销摊位上有机大米、山茶油、衢陈皮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村民们在游步道旁举着手机定格春色,“话题#我在上墅有棵梨树#”在朋友圈刷屏……一场梨花盛宴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当天上午9时,随着红绸落下,占地32亩的蜜梨产业示范园正式开园。乡村干部与村民代表在签名墙上留下寄语后,沿游步道步入梨园。林间,“梨花知多少”趣味问答引得笑声阵阵,88元认领梨树的摊位前人头攒动。“认领后能随时查看梨树生长情况,秋天还能收获10斤蜜梨。”三官岭村村民秦龙水为两个孩子挂上专属的认领牌,他坦言,这不仅能让孩子亲近自然,更寄托着对家乡产业发展的期待。村民方玉妹与好友在花海中拍照打卡,手持梨花主题纪念品笑言:“家门口的‘雪海’藏着共富密码。”
这片梨香四溢的“共富林”背后,是山海协作结出的硕果。2022年以来,上墅村借力余杭区鸬鸟镇协作资源,引入1200余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鸬鸟梨苗,通过筹资拓园、专家驻点、技术培训,打造标准化蜜梨基地。上墅村党支部书记祝家荣介绍,去年12月园区落成后,梨树已初步成形,预计今年下半年首批挂果,“以花为媒举办首届梨花节,正是为延伸产业链探路”。
“我们要让蜜梨‘开花结果’的方式更丰富。”华墅乡副乡长朱婧文表示,上墅村正探索“认养农业+节庆引流”模式,推动蜜梨产业与民俗文化深度交融。据测算,2026年这批梨树丰产后,亩产可达250公斤,带动1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元,村集体年收益预计突破5万元。未来,华墅乡将持续深化山海协作跨区域联合发展机制,扩建梨园、试点大棚种植技术,发展林下经济与研学旅游,让这条“蜜梨产业路”串联起生态增值、村民共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