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农业农村动态

浙江名优“土特产”名单公布 衢州又有7个产品入选

日期: 2025- 05- 16 来源: 衢州日报
字号:[ ]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第四批名优“土特产”名单,衢州7个产品入选,他们分别是衢江区的衢陈皮、山茶油,龙游县的三花陈皮、龙游乌猪,江山市的玉江猪(江山乌猪)、江山斑鳜,以及开化县的开化铁皮石斛。

近年来,衢江区不断擦亮衢陈皮这张金名片。去年,由衢江区政府投资合作建立的衢陈皮大健康科创产业园开园,该园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为衢陈皮产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衢江区在种植层面建成3000亩GAP标准化基地;在生产领域建成9300平方米集约化生产中心,拥有12条产品生产线,可日均生产10吨陈皮;2024年衢陈皮年销售量达800吨。

衢江区作为浙江省油茶重点县之一,现有油茶种植面积10.45万亩。衢江山茶油精选乌溪江山区树龄50年以上的老树油茶果,采用果仁冷榨适度加工,所产茶油茶香醇厚、色泽莹亮,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9%以上,油酸78%以上,保留了油茶果中角鲨烯、甾醇、维生素E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营养成分。

三花陈皮制作技艺源于清代龙游民间。据《龙游县志》记载,当地橘农为保存柑橘,独创“三刀开皮法”,后经世代改良,形成“三花”特色。清末民初,三花陈皮经钱塘江水路销往苏杭,成为商贾馈赠佳品,被誉为“浙西金皮”。

龙游乌猪体形中等,毛色分全黑和灰黑两种。龙游乌猪肉泽鲜红有光泽,脂肪乳白,肉质紧密有弹性,皮质薄,口感醇香、油而不腻。

江山乌猪是江山市优良的地方猪种,也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曾因引入外来猪开展品种改良、动物疫病等因素,江山乌猪存栏量急剧下降,一度濒临灭绝。近年来,江山市积极开展江山乌猪抢救性保护工作,目前江山乌猪已有六大品系,生猪存栏1800头,能繁母猪90头。江山乌猪生长速度慢,一年仅长60公斤,且肉色鲜红,肌内脂肪含量比较丰富,比市场普通猪肉多50%等。

斑鳜历来被江山人奉为“江鲜之冠”,目前在国内尚处于零星试验养殖阶段。2022年起,浙江渔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斑鳜规模化繁育、驯化、养殖及市场开发,采集保存钱塘江水系斑鳜原种,综合江山市前期掌握的斑鳜苗种繁育等相关技术,经过2年多时间的试验改进,解决了斑鳜规模化繁育、驯化、养殖系列难题,相关集成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斑鳜苗种及成品鱼的规模化绿色生产,带动当地产业发展。预计到2027年,江山市斑鳜养殖产量可达1120吨。

铁皮石斛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喜在半阴湿的岩石和湿度较大的森林中高大树干上生长。开化县拥有近野生栽培铁皮石斛的森林资源,且岩壁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全面推广仿野生栽培,成就品质。截至目前,开化县共有从事近野生铁皮石斛栽培的大小主体11个,有效栽培面积累计1000余亩。

据了解,在此之前,我市已有25个产品入选前三批浙江名优“土特产”名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