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柯城区航埠镇长泽街村文化礼堂和雨灵山村文化礼堂,90名学员专注聆听衢州家政服务培训课程,认真学习保洁的相关技巧。雨灵山村村民聂大姐感慨道:“学一门手艺,就多了一条增收路子。”
这幕技能培训场景,正是柯城区构建全域创业生态、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面对返乡创业资源碎片化、要素流动不畅等共性难题,柯城区创新构建乡创工作体系,通过打造全域创业生态,激发内生动力引擎,探索出“培训赋能、青年引领、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其中,全域创业生态建设成为最大亮点。
创业服务矩阵筑根基。柯城区打通“返乡入乡基地-孵化器-产业园”三级孵化链条,实现创业项目“一平台申报、一站式服务、一本账管理”。目前,全区已建成5家返乡入乡基地、2家区级孵化园、2家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及1家四省边际农创产业园,累计孵化创业实体1500余家,在孵643户。柯城区人社局就业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精准扶持,全区累计发放小微创业贷款1.2亿元,扶持创业者3000人次,全区已有150多名农创客在基地创业就业。
组团发展廊道强引擎。以环状发展轴与“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核心,柯城充分联动四大特色片区,实现片区内的22个行政村共同致富:万田乡上蒋村“万家田品”深耕农产品品牌,九华乡新宅村“灵鹫康养”激活生态资源,石梁镇静岩村“侠义石梁”融合文旅IP,沟溪乡余东村“南孔画乡”赋能艺术经济。
特色产业集群拓新局。“从零散创业到生态聚合,我们正将‘土资源’转化为‘新动能’。”柯城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立足本土资源禀赋,柯城以“乡创+产业”模式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孵化出多个特色“增长极”:全国首个“阿里巴巴村播基地”扎根柯城,带动电商销售年增长率突破300%;依托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石室乡响春底村打造“鲟鱼+”产业链,通过开发鲟鱼子酱、胶原蛋白肽等高附加值产品,并创新设计鲟鱼IP玩偶、文具及冰淇淋等衍生产品,2024年该公司营收达6.7亿元,带动周边5个村建设养殖基地,村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上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