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来到常山县青石镇和尚弄村络用丝瓜种植基地,满目绿意盎然。丝瓜藤蔓爬满支架,朵朵小黄花点缀其间,村民们穿梭在藤架间,忙着摘芽、剪枝。
丝瓜藤蔓缠绕的,不仅是支架,更是村民们家门口的生计。从播种到采收,每个环节都需人工参与,这片基地是村民家门口的增收沃土。“一天100元,离家又近,大家干得很高兴。” 村民毛进橘笑着说。
这份家门口的喜悦,源于土地流转带来的新机遇。今年3月,和尚弄村集中流转约200亩闲置农田,承包给企业合作种植络用丝瓜,曾经杂草丛生的荒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络用丝瓜种植基地。“盘活闲置土地,既增加村集体收入,又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大家都乐意来。”和尚弄村村委会副主任郑建平说。
同样因土地流转焕发生机的,还有油茶产业扩面提质示范建设项目。在项目现场,一株株嫩绿的油茶苗随风摇曳,正孕育着新的希望。这片2400余亩的油茶种植基地,一年前还是一片荒山野地。2024年,青石镇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实施油茶产业扩面提质示范建设项目,通过流转2463亩土地,集中打造高标准油茶林示范基地,让曾经的荒山野地重新“披绿生金”。“今年计划再实施2000亩共富油茶项目,目前正处测绘流转土地阶段,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交付,未来还将持续扩面提质,壮大油茶产业。”青石镇经济生态办公室林技员廖明敏相告。
种植络用丝瓜、油茶林蝶变,这些只是青石镇高效利用土地的缩影。近年来,该镇通过集中整治、流转8000余亩土地,建成油茶林、络用丝瓜、艾草、水稻等种植基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土地流转,在青石镇真正“流”出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转”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